一、造成農機油封漏油的主要原因
1.新的或大修后的農機,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進行磨合運轉和磨合后的保養作業,使從機器內部磨削下來的金屬屑進入油封里,產生磨料磨損,導致油封早期損壞。
2.安裝油封時不注意清潔,使雜質和灰塵進入油封內,引起軸封產生事故性磨損。
3.安裝時,機手明知機軸上有明顯的劃痕和毛刺,仍然將油封裝入機器中,致使油封拉傷;或油料與機軸配合緊密度不夠,而引起油封漏油。
4.將有明顯殘缺、老化、裂紋的油封安裝于機器上,造成油封漏油。
5.在裝配時操作不當,致使油封扭曲變形,甚至導致油封的自緊彈簧脫落、丟失而造成漏油。
6.油封自緊彈簧的彈力不夠,密封性較差,而造成漏油。
7.農機經常超速行駛,致使安裝油封的回轉軸工作轉速超過油封的適應程度,而導致油封漏油。
8.油封在機軸上安裝位置不正確,如小型拖拉機驅動軸上的骨架自緊油封與骨架橡膠油封安裝時位置相反,或骨架自緊油封的開口朝向裝反,而造成漏油;又如油封在機軸上安裝不正確,導致油封中心線與軸的中心線不重合,而產生漏油。
二、解決農機油封漏油的應對方法
1.掌握和識別偽劣產品的基本知識,選購優質、標準的油封。
2.安裝前若機軸頸外表面粗糙或有銹斑、銹蝕、起毛刺等缺陷,要用細砂布或油石打磨光滑;在油封唇口或軸頸對應位置涂上清潔機油或潤滑油脂;在油封外圈涂上密封膠,用硬紙把機軸上的鍵槽部位包起來,避免劃傷油封;對唇口要用專用工具將油封向里旋轉壓進,千萬不能硬砸硬沖,以防油封變形或擠斷彈簧而失效;若出現唇口翻邊、彈簧脫落和油封歪斜時,必須拆下重新裝入。應注意,當機軸頸沒有磨損和油封彈簧彈力足夠時,不要擅自收緊內彈簧。
3.應用在機械上的油封,一般工作條件惡劣,環境溫差大,塵埃多,機器振動頻繁,而使得機件受力狀況不斷變化,所以要勤檢查、勤保養和勤維護。
4.如機軸頸和軸承磨損嚴重、油封橡膠老化或彈簧失效,應及時進行修理和更換相應部件。
5.對不正常發熱的部件,應及時解除故障,避免機械超速、超負荷運轉,以防止油封唇口溫度升高,橡膠老化,唇口早期磨損。
6.要經常檢查機油的油位和質量狀況,若機油油位過低或雜質過多,存有合金粉末、金屬鐵屑時,要徹底更換舊機油,所換機油牌號和質量要符合季節的要求。
7.暫時不用的油封應妥善保管,防止油封沾上油污、灰塵或在太陽光下暴曬。
8.當機軸頸磨損成“V”形溝槽,使得新的油封唇口與機軸接觸壓力下降,不能起到封油作用時,可選用AR-5雙組分膠黏劑粘補,這樣既簡便可靠又耐磨;也可采用油封移位的方法進行彌補。
軸流泵的外形呈圓筒狀,其主要部件有喇叭口、葉輪、導葉體、出水彎管、泵軸以及軸承和軸封裝置等。
(1)喇叭口
主要作用是把水流以最小的損失均勻平順地引入葉輪。一般采用符合流線型的鑄鐵喇叭管,其直徑約為葉輪直徑的1.5倍。大型軸流泵一般不用喇叭口,而采用現場澆制的進水流道。
(2)葉輪
通常由葉片、輪轂與導水錐等組成。其葉片一般為4~6片,呈扭曲形,安裝在輪轂體上。葉片的材料要求能抗腐蝕、抗汽蝕,一般采用優質鑄鐵,大型泵多采用鑄鋼制造。
(3)導葉體
導葉體為軸流泵的壓水室,裝在葉輪上方,由導葉、導葉轂和外殼組成。導葉一般有6~12片,固定于導葉轂和外殼上,外殼呈倒圓錐狀。導葉體的主要作用是將從葉輪流出的水流的旋轉運動變為軸向運動,并使流速逐漸降低,從而將部分動能轉化為壓能。導葉體內還裝有下導軸承。
(4)泵軸和軸承
泵軸用于傳遞扭矩,一般用優質碳素鋼制成。大型全調節式軸流泵的泵軸常做成空心軸,以便于在里面安裝葉片。軸流泵的軸承有兩種,一種是導軸承,另一種是推力軸承。
(5)軸封裝置
軸封裝置設于泵軸穿出泵殼的軸孔處,用以防止壓力水的泄漏,常用的軸封裝置為填料函,其構造與離心泵的填料函相似,只是無水封管和水封環,泵內壓力水可直接進入填料中進行潤滑和冷卻。
(6)出水彎管
水流從導葉體出來以后通過一段擴散管進入出水彎管,彎管的作用是把水流平順地引出泵體,彎管彎角通常為60°。
